发表时间: 2018-10-15 07:25
中国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田玉又是中国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史上,和田玉书写下了灿烂辉煌的篇章。
西汉 和田子料玉鹰 陕西汉元帝渭陵出土
何谓和田玉?
现今,国家标准中的「和田玉」已不带有任何地域性质,泛指一切透闪石玉——不管来自任何地方的透闪石玉料,都可称「和田玉」。而依文物考古界的惯例,「和田玉」则是特指新疆和田地区所产之玉。显然,前者概念上过于宽泛,而后者更容易被普罗大众所接受。
清乾隆 和田子料采玉图山子 高一一·四厘米 宽一四·九厘米 厚八·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和田子料采玉图山子 背面(刻乾隆辛巳春御制诗)
远自西域的和田玉,自西汉中期大规模进入中原玉作市场,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在此之后的历朝历代,在玉器制作行业中首居主导的和田玉成为中华玉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原料保障,使得中华数千年之崇玉传统代代承续绵延。
西汉 和田子料玉辟邪 陕西汉元帝渭陵出土
另一方面,传统汉文化对玉的尊崇、制作与使用,又反过来促进西域甚至中亚西部地区玉雕工艺的出现和发展。西域和田玉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原,恰似一条以和平友好为旋律的纽带,不仅将远隔万里的两地联系了起来,亦将迥然不同的两种文化联系了起来。
汉 带皮和田子料玉琀蝉(正、背)长五·五厘米 宽二·九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两代之所以能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之巅峰时期,西域和田玉功不可没。
战国 和田子料玉佩饰 高四·八厘米 宽二·二厘米 厚一·一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和田玉的东进,为明代玉器两百多年的发展和兴盛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充足的玉材令琢玉规模较之前更为扩大,品类繁盛。宫廷玉器端庄典雅,民间玉器清新灵巧,各具特色。及至清代,西域和田玉平稳而大量的东输,使得宫廷制造的玉器数量逐年递进,高潮迭起,精品丰呈。
清 白玉嵌宝石麦穗小鸟纹如意 长三三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 白玉嵌宝石麦穗小鸟纹如意(局部) 长三三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和田美玉,之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于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之于宫廷艺术,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原文来源:《紫禁城》2018年9月刊《封面故事——玉出昆冈:和田玉的故事》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